学演讲,来张嘴就来!
演讲与沟通问题解决方案提供商演讲与沟通问题解决方案提供商

免费客服电话

若河文章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若河专栏 > 若河文章 > 若河文章

文若河最新研究:马云一次失败的讲话

时间:2012-08-10 15:45 来源:中国口才网 作者:宁静致远 点击:
我之所以指出马云演讲中的一些问题,无外乎是要强调,演讲是一个技术活,要想讲得精彩,必须要认真地准备。马云的口才不可谓不好,但在演讲中还是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,那么对于初学演讲或不善演讲的人们来说,如果准备不足,结果可想可知。

  阿里巴巴董事局执行主席马云是我非常敬佩的企业家之一,特别是对他卓越的口才推崇有加。但正如英雄神勇的关羽也有败走麦城的时候一样,马云的演讲也不是次次都堪成经典的。特别是马云最近的一次演讲——在2010中国(深圳)IT领袖峰会上的演讲,虽然其中不乏睿智幽默的奇言妙语,但也暴露出了内容凌乱、逻辑性差、用词不当、词语搭配不当、上下文衔接不好等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,以下是马云此次演讲的全文:

  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 更是一种价值观

  各位嘉宾早上好!特别荣幸能够有这个机会参加IT领袖峰会,我自己觉得这个峰会在这个时候开的正是时候(用词重复,感觉像绕口令,难道第二个“时候”真的不能找出合适的替代词语了吗?),我看主题是后危机时代,我一直在想也许我们永远走不出危机,我在亚布力的时候我觉得(什么意思?难道只在亚布力的时候有这种感觉,换了别的地方就没有了吗?正确的表述方法恐怕应该是“在亚布力的时候说过”吧?)人类要么走向危机之中,要么在危机中走。因为我觉得危机会一个接着一个,金融危机过后,有大自然危机、产业危机,危机其实会越来越多。

  假如我们把危机作为借口(这句话只说了一半啊,下文呢?),在危机中也有好的企业,没有危机的时候也有坏的企业,我们如果说把危机作为我们没有发展好、没有对未来有信心,不去创新的借口的话,我们这些人就在制造未来的危机,或者说我们这些人就是一些危机。

  我个人认为今天的危机(同样,“今天的危机”怎样?还是没有下文),我们今天在欢呼说我们金融危机走了出来(不通顺,应该是我们从金融危机中走了出来)或者说至少有了一些抬头(什么有了一些抬头了?更是不知所云),我觉得并没有。前年可能是最危险的一年,在所有人没有看到危机的时候,危机降临的时候是最黑暗、最危险的时候。

  而过去近百年来从来没有一次危机得到各国领导人、企业界、各界人士高度关注,一个危机得到所有人关注的时候,危机并不是真正的危机,而变成一种机会。但是大家(应该是“但是当大家”)认为我们做了这个工作,出现一些好的情况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一些其他工作,或者我们是不是应该放松的时候,这个时候危机才真正起来。

  下雪天并不冷,融雪的时候最冷。(这个类比确实很恰当,佩服!)从今天来看(从今天这一天能看出来?恐怕把这句话去掉更好吧),我个人认为今年、明年、后年才是危机最严峻的时刻。我们今天讲的最多的方式是改变明天(“讲”和“方式”,词语搭配不当),而我们没有创造明天(语意模糊,不好理解),创造明天除了改变自己以外,最重要是改变思想,通过改变思想创造明天。

  改变自己还需要外来动力,可能(“可能”使用不当,用“可能”给人的印象是演讲者对这个问题也不确定。)互联网就是外来动力。我们这些人非常庆幸活在今天的时代,尽管我们不断抱怨这种危机、这种麻烦、这种痛苦,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很幸运,我们是非常幸运的一代(无谓重复),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,不仅仅是一种产业,是一种思想,是一种价值观。

  我们公司内部分析了很多,为什么互联网发展这么快,他贯彻了几个价值体系:第一(难道只有第一吗?第二、第三不讲吗?),它比以往更为开放,更懂得分享,更懂得承担责任,更是透明。所以它是一种价值,它是一种文化。我坚信如果(和下文的“一定”语意冲突)这种先进的价值体系、先进的文化、先进的产业技术,它一定会引领未来,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们这个产业,我为我们这个产业感到骄傲、感到荣幸,我们一定能够通过技术、思想、勇气去改变世界、去完善未来。

  我今天(又是“今天”)也是这么觉得,我们讲的最多的改变,改变因未来而变,因问题而改。我们很多是因为昨天有这样的问题,所以我们需要改变。我认为因为明天有这样的事情,我们去变化,因昨天的问题我们去改。对任何国家来讲,任何行业来讲,我们都是说展望的未来(“展望”是动词,不能修饰名词?)是怎么样。昨天我们在上海我们发现企业家讲话越来越政治,政治家讲话越来越企业家。我们向政府汇报工作,我们汇报了5分钟,他教我们一个小时怎么做企业。(似乎和演讲主题关联度不是很高。)

  行业发展越来越快,我们忘记自己是做政府的,忘掉自己是做企业的,忘掉自己做建筑,忘掉自己做学术,我们回到一个普通的人,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环境,只有共同达到一种共同的目标、共同的价值体系,我们才会分工合作、互相合作。今天人类需要恢复到最初的价值体系,回到本来,我们是普通人,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环境、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未来,根据未来我们制定战略,根据战略我们制定规划战术,逐步逐步实现。

  所以我觉得对我来看(不通顺,应该是“对我来讲”),我永远坚信未来超过今天,我永远相信方法比问题多。就像我父亲说我不如他,我父亲超过了我爷爷,那个时候观点很有意思,爷爷说你不如我们,是因为毛笔字写得不如我漂亮,现在没有人写毛笔字了。

  我父亲说我不如他,他说你早出生20年,这样想问题早就枪毙掉了。我觉得我们争论了很多,但是还是一代超过了一代,我儿子1.82米,我爸爸说我把儿子教成这样(应该是“我对我爸爸说”吧?),谁厉害。我也坚信80后、90后是不是有问题(“坚信”接“是不是,那到底是坚信还是怀疑?),当然有很多问题,但是我坚信80后、90后远远超过了我们,很多问题我们懂的,他们不懂,但是他们懂的东西,我们真的不懂。

  我们也了解很多人非常艰难,现在网上做决策,网上确实很值得研究,很多人讲倾听网民、倾听网上声音,我也很郁闷,我感觉中国上网的人的素质总体来说要比不上网高,但是在网上发表观点的人,总体是网上水平最差的那一帮人。假如我们去替这些人制定国家政策、制定未来的话,麻烦就大了。最流行的是那些愤青、愤知,我觉得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,对今天的问题不用你讲问题,我们问题是怎么解决问题,怎么创造未来、怎么创新。所以我对80后、90后(这里只说了半句话,对他们如何啊?),我爷爷这一代是看报纸,我父亲听的是广播,我孩子说我谁都不相信,我愿意参与。

  时代在发生很大变化,我不知道在座有多少人真正每天花的时间是通过互联网做交易,有多少人花时间在电影电视上。刚才讲了王中军,投资电影很重要原因是因为 5、6年前我们公司年轻人在讲话,他们在笑,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,后来我知道他们从电视剧里听,这就是未来。80、90后他们一定超越我们,花点时间在他们身上,他们喜欢看电影,我们应该在电影,他们喜欢上网,我们应该让他们上网。他们才是我们的未来。

  另外一个,在(应该去掉这个字)经济危机有没有过去的重要标志是人们有没有恢复信心、恢复希望。上一个世纪企业对于大规模、大产业、大格局、大流水线来做,未来是信息化出现,企业一定是小企业取胜,假如还是抱着上一世纪的思想,你不管怎么转都会失败。今天解决绝大部分就业问题的企业是小企业,今天解决创业的问题是小企业。

  国家给了国企这么多资源利润还不够,还做得不够好,我们应该给年轻人多一些机会。我自己觉得像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、腾讯这样的企业、百度这样的企业,我们都是诞生在90后以后,我们95%员工是90后、80后,这些人创造了我们父辈们不可想象的企业,他们更透明、更承担责任。

  我在公司里讲,我现在出任美国大自然保护基金会全球董事会董事,全体员工是真心的鼓掌,他们觉得你是在关心未来、关心环保,而年轻人认为未来、生活,这些才是我们真正关注的。所以我觉得请大家关注小企业,关注小企业就是关注创新,一个城市,一个国家经济有没有恢复,就像一个人愿不愿意生孩子,就是对未来有没有信心,如果没有信心,我不会养孩子。当然养孩子,不等于对未来有信心(这句话无疑非常幽默,但表现的力度比较差,不太容易理解)。

  从国家来讲,你会发现很多企业在注册,每年有新的企业不断注册的话,说明对未来有信心,我相信这样做将来有赚钱,这是希望的象征,是信心的象征。假如说对未来没有信心,是不可能成立企业,不可能创业。

  另外一个指标,每一个城市每年死去的小企业是不是在增加,如果死去的企业在增加,死去的小企业在增加,说明环境有问题。经济恢复重要标志是小企业的恢复,解决问题几百万个大学生(这句话也不太通顺)我们一定要靠小企业,今天的小企业可能在居民区里,可能在小巷子里,他们一定是未来的百度、未来的腾讯。

  小企业的问题都是差不多的,融资的问题,技术的问题,管理的问题,我们政府应该做宏观的事情,给大家搭一个平台。我感谢互联网,互联网把创业成本降低,使得我们企业不仅仅可以在中国做生意,可以在全球做生意。

  最后,我希望通过IT峰会提醒大家高度关注我们的地球,我觉得地球真正在痛苦,我们说人类在痛苦,其实地球比我们更痛苦。我个人觉得地球养30、40亿人是最舒适,而地球现在却承担着巨大的压力,我们不断在毁坏森林,如果森林是地球汗毛的话。

  我相信今天把它砍掉,铺上水泥地,我们甚至在地里面挖一个洞,搞核实验,地球很痛苦,他一定会报复。所以一系列地震、一系列水灾,我希望在座年轻人、所有人关注未来、关注年轻人、关注小企业、关注地球,这样才能真正回到人的思想,创造未来,改变今天。

  谢谢大家!

  本博主认为,在这篇演讲中,马云犯了四个比较严重的错误:

  第一、离题万里

  我从网上的新闻了解到,马云此次演讲的标题是《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价值观》,但是他在演讲中论述这个问题的文字只有区区140余字,更多的着力点是在讲危机、在讲坚信一代更比一代强、讲创新、讲小企业的困局,甚至在讲环保,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讲,但至于这样的标题下大谈特谈这些问题,显然是不合适的。特别让人不能理解的是,在这140多个字中,我明明看到“第一”,但我瞪大了眼睛找,都没有在下文中找到“第二”、“第三”,不知说“第一”只是马云的一个语言习惯呢?还是马云忘记讲了第二、第三……?

  第二、东拉西扯

  马云演讲暴露出的第二个问题是没有重点、没有中心,东拉西扯。实事求是地讲,我是非常崇拜马云的,尤其佩服他的聪明与睿智。但聪明的马云,也许是思维太过跳跃了吧,这种思维反映在其语言上就是缺乏连贯性,枝枝蔓蔓、东拉西扯。比如,他能从对危机的认识问题,发散到他儿子身高1米82、养孩子是对未来有信心等内容,真是让人匪夷所思;

  第三、信口开河

  不可否认,在这篇演讲中,马云提出了一些有见地的观点,但他一些极端的说法,让人听后总有如鲠在喉之感。比如,马云的原话:“很多人讲倾听网民、倾听网上声音,我也很郁闷,我感觉中国上网的人的素质总体来说要比不上网高,但是在网上发表观点的人,总体是网上水平最差的那一帮人。假如我们去替这些人制定国家政策、制定未来的话,麻烦就大了。”有道是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”,那么,马云说这番话之前有调查吗?他有真实可信的数据支持这一观点吗?毕竟他的“我感觉”三个字是难以服众的,在这样一个大型论坛上,怎么能用“我感觉”来引出这么严峻的话题呢?

  马云的这番话让我想起了房地产商任志强类似的话,任志强说过:“所谓的民怨,都是那些买不起房子的80后在网上敲出来的”,任志强可以这样说,因为他毕竟是搞房地产而不是做网络的,但马云一方面坚称“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价值观”,一方面又说网上的观点不足为信,给人难以自圆其说之感。

  第四、文理不通

  也许马云太忙了,忙得没有时间去精心准备讲稿,也许这篇三千多字的发言只是马云的一个即席演说,但正应了那句话,没有准备的演讲必然不能成为成功的演讲。在这篇演讲中,马云一直在犯说东忘西、前言不搭后语,以及重复、罗嗦等一系列语法上的错误,在马云演讲稿中,本博主已经一一标出。

  在文章的最后,本博主想说的是,“金无足赤、人无完人”,一次演讲的好与坏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演讲水平的高与低,本博主更不是终日戴着有色眼镜,以吹毛求疵为乐。我之所以指出马云演讲中的一些问题,无外乎是要强调,演讲是一个技术活,要想讲得精彩,必须要认真地准备。马云的口才不可谓不好,但在演讲中还是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,那么对于初学演讲或不善演讲的人们来说,如果准备不足,结果可想可知。另外,我还要强调的一点是,演讲与书面语言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,听演讲不像看小说,没看明白可以翻过头去再看,演讲的时候一句话说完就过去了,如果演讲者所讲的内容混乱、没有逻辑性,语言没有冲击力和感染力,不但不能有效调动听众的情绪,激发听众的共鸣,还会造成听众理解上的困难甚至是误解,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演讲者的公众形象。所以,无论是谁,对演讲都不能等闲视之,做足准备和反复练习才是演讲制胜之道。

   


文若河新作《竞聘演讲轻松过关》8月中旬出版


文若河:读李仲华《演讲与口才在美国》后感


(责任编辑:admin)